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的认识

上传人:本站    上传时间:2013/7/17    浏览次数:   下载次数:

摘要:文章概述了“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的定义、现状、发展;两者间的关系;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必然是有序推进、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在我国发展已二十年了,形成了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产业,建筑智能化系统已经成为建筑必配系统之一,大大提升了建筑科技含量和建筑品质,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便捷、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技术力量、标准规范和产品体系。近年来,智能建筑的拓展,已大力推动着平安城市、数字城市的建设,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开始奠定基础。

  1 智能建筑

  1.1 智能建筑的简单回顾

  1.1.1 智能建筑的兴起

  从1984年7月在美国康洲哈特福特市(Hart ford)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智能大厦——“都市大厦”(City Place Building)。到我国90年代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相继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智能型的大型公共建筑,如《广州世贸中心》、《北京发展大厦》、《北京国贸中心》、《上海锦江饭店》、《上海博物馆》、《深圳地王大厦》等。智能建筑在我国呈现出如雨后春笋、新兴向荣的发展态势.

  1.1.2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990-1995年)

  随着国际智能建筑技术引入我国,智能建筑这一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这期间为适应智能建筑发展需要,《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深圳市建委发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等级评定办法》等标准、规范。这给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建筑智能化的对象主要是宾馆和商务楼,子系统各自独立,有点自由发展的倾向。

  2. 第二阶段(1996-2004年)

  1)建设部科技委成立了智能建筑技术推广中心,创办了《智能建筑》杂志.

  2)政府主管部门重视抓政策、标准、规范建设

  江泽民主席提出了“数字中国”的战略构想,1999年在我国召开了“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全国各大城市提出了构建“数字城市”、“信息城市”理念。

  3)进行了智能建筑相关的企业资质认证和执业人员的资格认证

  这一阶段的特点:随着智能建筑标准规范陆续出台,管理已有序。

  3 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

  智能建筑发展迅速,从业队伍庞大。其系统的投资占建筑总投资的5-8%,有的达到10%以上。尤其是亚运会、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智能建筑业所取得的可喜的阶段性成果。这一阶段的特点:智能建筑呈现网络化、IP化、IT化的趋势,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智能建筑领域。如无线技术,数字化技术产品的采用;智能建筑的建设更理性化;系统集成更实用化。

  1.2 智能建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1.2.1 智能建筑技术的现状

  智能建筑技术的现状概括地描述为:与工程主体建筑同步建设,配合能源、交通、体育、通信等各领域和部门对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需要,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了全方位覆盖,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如北京奥运会场馆、上海世博园的建筑,就是最好的范例。

  1.2.2 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

  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兴未艾。随着现代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关键技术的突破,智能建筑正向着集成化、智慧型、协调而可持续方向发展。

  1 信息网络技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互联网、电话、电视《三网合一》,健全信息保障体系”。

  1) 网络宽带化

  多种信息融合有利于优化网络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有利于资源集中和信息共享;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管理,集中维护以及系统的发展和扩充等。智能建筑信息系统的宽带化是必然的。光纤的广泛应用,光纤到区(楼)、光纤到户FTTH(桌面),都为智能建筑网络的宽带化创造了条件。

  2) 下一代互联网

  目前TCP/IP协议版本为IPv4。IPv4地址已经不够用了(IPv4的地址长度32,即2的32次方约43亿个地址);也无法保证Internet可靠的安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的通信协议版本是IPv6(IPv6的地址长度是128,即2的128次方约314万亿个地址)。其特性是:扩展地址空间、增强路由;地址自动配置,减轻管理者负担;IP数据报报头简化,可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延迟,提高网络整体吐吞量、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我国拟定建设第一期覆盖全国20个城市,建立39个核心节点,2个交换中心。是世界最大规模的IPv6网络基础设施之一。之前,已在北京2008奥运场馆工程和部分大学校园网中采用了IPv6技术,收到预期效果。中国的IPv6商用时代已经到来。

  2 通信网络技术

  1) 程控电话用户交换机

  由普通电话业务向ISDN综合业务交换延伸,并且可以实现与微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会议电视系统、VSAT卫星通信系统等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IP网关能够方便构建专用交换网络与公用通信网络互通。

  2) 有线电视系统

  网络向宽带(1GHz)与双向(上行与下行)传输信号发展,并且在用户端实现综合业务的融合与信息处理。

  3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产品以超5类、6类、7类屏蔽与非屏蔽铜缆布线以及多模光缆、单模光缆为主要潮流,支持的传输带宽为100MHz~1GMHz,网络应用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000Mbps,其不仅是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而且将广泛应用于监控、门禁、楼控等多网融合的弱电系统。实现办公光纤到桌面、住宅光纤到户。

  4 无线技术的发展

  智能建筑选用无线技术是发展趋势。随着Internet的无线访问、无线局域网、无线家居(如蓝牙技术)技术的成熟,实现了无线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特别是WiMAX技术——一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高速无线宽带服务,可确保不同网络、不同厂商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在“智慧城市”的建筑中将得到广泛应用。

  5 数字视频传输技术

  在平安城市、数字城市和数字化社区中,视频传输技术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化传输,如视频点播系统(VOD)、会议电视系统(MTV)、可视电话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都已大量采用数字化技术,特别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是基于局域网/城域网/互联网(Internet)的新一代远程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系统的应用必将取代模拟系统。

  6 系统集成与信息融合

  智能建筑的特点是子系统多、布线复杂,对系统集成的要求高。然而,多子系统是否集成,如何集成,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析而定。切忌:为集成而集成。建设基于统一网络平台的建筑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IBMS),任何人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通过标准的互联网浏览器与控制网络进行交互操作。这个集成平台兼容各种标准通信协议,符合通用标准的硬件设备可兼容、互换。

  综上所述,建筑智能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人们体验到了什么是智能建筑:“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建筑各种智能信息化综合应用,优化组合,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向人们提供了安全、舒适、高效、便利、节约、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工作环境”,这就是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本身是以①现代建筑技术、②现代计算机技术、③现代控制技术、④现代通信技术、⑤现代图像显示技术 的融合为支撑的,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的特点。

  我们还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前进,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不可能有终极的完美的模式,智能建筑的发展、追求将永无止境。

1 2 3 

想告诉朋友就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微信 更多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建筑电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建筑电气网,转载请注明。

上传资料 帮助&规则

上传一份资料,立即获 2 个金币。

一周热门下载